2017年上半年汽车产销情况简析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综合整理 一、汽车产销量同比保持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7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同比增速比同期有所减缓,其中乘用车产销增速同比下降明显,商用车增速明显高于同期。 2017年上半年,汽车产销1352.58万辆和1335.39万辆,同比增长4.64%和3.81%,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1.83个百分点和4.33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1148.27万辆和1125.30万辆,同比增长3.16%和1.61%,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4.16个百分点和7.62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204.30万辆和210.09万辆,同比增长13.80%和17.3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12.30个百分点和15.52个百分点。 图1 2016年~2017年汽车销量走势 2017年上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吉利、长城、华晨和奇瑞。与上年同期相比,北汽、华晨、东风和长安销量有所下降,其他六家企业均呈增长,吉利、广汽和奇瑞增速更为明显。2017年上半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1181.1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0%,高于行业增速0.2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8.45%,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0.2个百分点。 图2 2017年上半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情况 二、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速低于汽车总体 2017年上半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48.3万辆和1125.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和1.6%,低于汽车总体1.4和2.2个百分点。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比上年同期,除SUV产销保持增长外,轿车、MPV、交叉型乘用车产销继续呈现下降。其中轿车产销分别下降1.8%和3.2%,SUV产销分别增长18.9%和16.8%,MPV产销分别下降为12.8%和15.8%,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32.7%和25.3%。 2017年上半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549.51万辆和539.91万辆,同比下降1.82%和3.1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467.0万辆和452.67万辆,同比增长18.90%和16.83%;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103.5万辆和101.05万辆,同比下滑12.80%和15.78%;交叉型乘用车产销28.27万辆和31.67万辆,同比下降32.66%和25.28%。 图3 2016年~2017年乘用车销量走势 国家对1.6升及以下排量车征收购置税新政策的变化对相关产品带来一定影响。2017年上半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769.7万辆,比同期下降2.6%,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68.4%,比上年同期下降3.0个百分点。 2017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93.95万辆,同比增长4.3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90%,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14%。其中:中国品牌轿车销售106.4万辆,同比增长0.8%,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9.7%,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售270万辆,同比增长24.4%,占SUV销售总量的59.6%,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售85.9万辆,同比下降20.8%,占MPV销售总量的85%,比上年同期下降5.4个百分点。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227.52万辆、198.92万辆、135.17万辆、43.09万辆和18.84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0.22%、17.68%、12.01%、3.83%和1.67%;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乘用车销量保持较快增长,德系和美系增速略低,韩系和法系降幅依然明显。 2017年上半年,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重庆长安、吉利控股、东风有限本部、长城汽车、长安福特和一汽丰田,与上年同期相比十家企业中有七家企业销量呈现增长,其中东风有限本部增速最大;2017年上半年,上述十家乘用车企业共销售641.43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57.00%。 图4 2017年上半年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情况 三、商用车产销同比保持较快增长 2017年上半年,商用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80%和17.39%,高于汽车总体9.16和13.58个百分点。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货车增速比上年明显提升,其中半挂牵引车增速更为显著;客车降幅有所扩大。 2017年上半年,货车产销182.43万辆和188.06万辆,同比增长18.70%和22.6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15.12个百分点和18.60个百分点。在货车主要品种中,重型货车产销57.14万辆和58.37万辆,同比增长68.11%和71.5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53.85个百分点和56.35个百分点:其中半挂牵引车产销30.10万辆和31.99万辆,同比增长76.56%和91.9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44.29个百分点和60.66个百分点,中型货车产销11.63万辆和11.73万辆,同比增长7.35%和8.68%,增幅比上年同期减缓8.98个百分点和7.29个百分点;轻型货车产销84.50万辆和85.26万辆,同比增长9.36%和9.66%,结束了上年下降趋势;微型货车产销29.16万辆和32.70万辆,产量同比下降7.73%,销量增长6.25%,增幅比上年同期有所减缓。 2017年上半年,客车产销21.87万辆和22.04万辆,同比下降15.34%和13.98%,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5.90个百分点和4.50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客车产销2.85万辆和2.79万辆,同比下降18.26%和17.38%;中型客车产销均为2.60万辆,同比下降37.54%和36.36%;轻型客车产销16.42万辆和16.65万辆。同比下降9.71%和8.32%。 图5 2016年~2017年商用车销量走势 2017年上半年,商用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东风、北汽福田、一汽、江淮、重汽、上通五、江铃、长安、陕汽和力帆,与上年同期相比十家企业销量全部实现增长,其中陕汽增速最快。2017年上半年,上述十家商用车企业共销售155.2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73.87%。 图6 2017年上半年商用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情况 四、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 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2万辆和19.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9.7%和14.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5万辆和1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0.4%和26.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万辆和3.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4.4%和19.7%。 五、汽车出口同比保持较快增长 2017年上半年,汽车企业出口39.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6.2%,增速比1~5月略有下降。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27.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6.5%;商用车出口12.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8.1%。 根据海关数据整理,2017年1~5月,汽车整车累计进口47.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5.1%;汽车整车累计出口35.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5.5%。 六、总结 2017年上半年,我国2017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52.58万辆和1335.39万辆,同比增长4.64%和3.81%,增速比2016年同期减缓1.83%和4.33%,与中期协对全年增长5%的预期相对较低。这是由于今年1、2月份的购车旺盛需求对其他月份有所透支,以及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整体较高所导致的。轿车同比降幅较低,但基数较大,所以销量下降相对较高。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自主品牌抓住了SUV的热潮,近年来发展较快。在上半年整体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5.5%的同比增长令人满意。面对合资品牌的压力,广汽、吉利、奇瑞以及长城等自主品牌都在国内站稳了脚步。不仅如此,吉利还收购了宝腾和莲花品牌,让自主品牌有在国际上唱主角的机会。然而,自主品牌也有让人担忧的一面。师建华认为,首先,自主品牌的SUV在短期内确实有不错的销量,然而却没有长期规划做支撑;其次,国内企业还需做好真正的中国品牌,现在的部分自主品牌依然靠外资技术,甚至有些企业还以此为荣,让人担忧;最后,部分自主品牌依然依靠政府补贴及政策。汽车产业市场化(程度)很高,如果总想着政府,未来发展必然出现问题,须知“打铁还需自身硬”。 根据年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突破70万辆,而目前该目标仅被完成了1/3左右。对于这种现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认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属于正常现象。在2015和2016年,新能源汽车在1~5月的销量分别只占全年销量的16%~17%,而最后依旧完成了全年销量目标。导致今年年初新能源汽车销量负增长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补贴退坡,二是准入规则的调整。特别是基于后者,再加上中央和地方政策调整有滞后情况,对于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车市造成了较大不利影响。但有理由相信,中国汽车市场到今年年底实现产销量70万辆的目标并没有太大难度。 对于下半年车市整体走势,中汽协依然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虽然上半年汽车整体增速只有3.8%,但仍有很多增长点:第一,市场内生动力,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较低,很有潜力;第二,去年透支的销量已在今年上半年有所消化,市场需求旺盛;第三,1.6升小排量购置税政策在年底肯定会带来一定的刺激。随着下半年传统购车旺季的到来,以及国家对1.6L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75%的优惠政策将在年底退坡,今年汽车产销量增长5%的预期目标完成问题不大。所以,目前中汽协并没有调整年初预测销量增长5%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