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份汽车工业产销情况分析

王静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平台上加速。2003~2006年增长率分别为10.0%、10.1%、10.4%、11.1%,预计2007年GDP为235121亿元,增速达11.5%,实现连续5年两位数增长,紧随德国之后,在世界排名第四。在此良好的大环境下,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迅猛发展,汽车进入家庭步伐不断加快,汽车销量从2000年突破200万辆后,在2002年、2003年、2004年、2006年和2007年,每年均以百万辆级的规模大幅增长,2007年销量水平比2003年翻了一番。

  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超过和接近880万辆,同比增长达22.02%,再创历史新高,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2007年私人轿车的购买比例上升至80%以上,成为轿车市场的绝对主体。

  2007年12月,汽车生产82.18万辆,环比下降1.93%,同比增长21.45%;销售83.93万辆,环比增长4.66%,同比增长10.64%。在汽车主要品种中,乘用车生产62.24万辆,环比增长0.99%,同比增长26.76%;销售63.54万辆,环比增长9.03%,同比增长12.49%。商用车生产19.94万辆,环比下降10.05%,同比增长7.41%;销售20.39万辆,环比下降6.96%,同比增长5.25%。

表1  2007年1~12月汽车月度产量情况      单位:辆

产品分类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汽车总计
761924
570507
853756
815237
710233
736061
658717
637639
757102
713094
836860
821826
乘用车
乘用车总计
567563
419972
590690
544628
492678
533579
476974
448424
544507
522237
616326
622426
基本型乘用车
427045
304996
440652
404643
371201
408364
371237
355229
409720
379846
459254
465325
多功能乘用车(MPV)
18735
15222
24089
19081
16819
17377
15806
18097
20661
17612
20834
20179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
23559
19332
25549
30165
28017
30590
29431
29525
34198
32132
38857
38022
交叉型乘用车
98224
80422
100400
90739
76641
77248
60500
45573
79928
92647
97381
98900
商用车
商用车总计
194361
150535
263066
270609
217555
202482
181743
189215
212595
190857
220534
199400
客车
18105
12953
19258
23308
19726
20637
20239
18782
22764
17610
26207
22230
货车
114087
92125
166766
166220
128491
120067
107087
113189
130548
117572
135122
123394
半挂牵引车
11857
12074
20200
20312
16713
14224
13543
14062
13502
15402
14732
11429
客车非完整车辆
10606
4222
8708
9821
7779
8170
8951
9075
9690
7060
8815
8768
货车非完整车辆
39706
29161
48134
50948
44846
39384
31923
34107
36091
33213
35658
33579

1 2007112月份汽车月度产量走势图  (单位:辆)

 表2  2007年1~12月汽车月度销量情况      单位:辆

产品分类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汽车总计
717102
553381
847177
808701
713595
726879
640958
671642
772810
692307
800944
839295
乘用车
乘用车总计
552518
417651
567000
545824
488490
511934
457162
481342
560976
496928
582750
635346
基本型乘用车
414479
297756
409400
411790
367992
384435
355058
372215
425933
364646
437432
485900
多功能乘用车(MPV)
18337
13690
21127
20514
15923
17354
17438
19024
21860
17747
20608
22074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
23048
19240
29309
28582
28014
30263
29255
29577
34468
30903
36311
38409
交叉型乘用车
96654
86965
107164
84938
76561
79882
55411
60526
78715
83632
88399
88963
商用车
商用车总计
164584
135730
280177
262877
225105
214945
183796
190300
211834
195379
218194
203949
客车
18351
13515
20946
21820
19319
19349
18931
20474
22988
18342
25592
27610
货车
95975
83301
181787
164409
134182
128083
107464
113298
128045
122495
130503
119980
半挂牵引车
11383
10593
20300
18350
17611
15497
14379
13523
15410
13540
15258
11895
客车非完整车辆
10669
4633
8454
9275
8214
8637
8472
9594
9295
6861
8186
9598
货车非完整车辆
28206
23688
48690
49023
45779
43379
34550
33411
36096
34141
38655
34866

图2   2007年1~12月份汽车月度销量走势图  (单位:辆)

  2007年对汽车行业而言是个丰收之年,尽管2007年实际工作日比2006年少了4天,但全年汽车产销累计888.25万辆和879.15万辆,分别比2006年净增160.27万辆、157.60万辆,同比增长22.02%和21.84%。12月只有21个工作日,而其单月销量近84万辆,与最高点的3月份(22个工作日,销售84.71万辆)基本接近。

  2007年国内汽车厂家共推出90款乘用车新车型。其中仍以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为主,少数是SUV和MPV。新推出的大多是改型改款车型,或者是升级版。真正属于全新设计的车型所占比例不到一半。

  据统计,2007年上市的全新轿车车型有上海通用的别克林荫大道、江淮汽车的宾悦、长城汽车的精灵、华晨的M3、一汽海马3、上海大众斯柯达明锐、上汽的荣威750、南汽名爵、比亚迪F3、马自达2等十几款全新车型。这些新车型配置更全、技术含量更先进、而价格却相对较低,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特别是轿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跨国汽车公司纷纷把最新车型拿到中国来生产,国内自主品牌厂家也不断推出新车型加入到市场竞争中来。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市场销售的轿车品牌比世界第一汽车大国的美国还要多。

  从国家总体宏观经济来看,2008年还会保持一个稳定增长的趋势,而汽车消费仍然是未来几年国内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2008年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较高增幅,但在财政紧缩、油价上涨、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下,增速会比2007年放缓,预计2008年汽车市场增长速度在15%左右,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大关,中国将向全球第一汽车市场迈进。其中,乘用车增长速度还会保持在20%的水平,而商用车由于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则很难达到2007年18%的增速。

1、乘用车产销发展分析

1.1 总体发展情况

  2007年12月,乘用车市场需求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共销售63.54万辆,比上月增长9.03%,同比增长12.49%。在乘用车各品种中,从产量来看,与上月比,MPV和SUV略有下降,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和交叉型乘用车呈小幅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乘用车各品种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轿车和SUV增幅较为明显。12月,轿车生产46.53万辆,环比增长1.32%,同比增长30.35%;MPV生产2.02万辆,环比下降3.14%,同比增长0.75%;SUV生产3.80万辆,环比下降2.15%,同比增长54.40%;交叉型乘用车生产9.89万辆,环比增长1.56%,同比增长10.64%。

  从销量来看,与上月相比,乘用车各品种均呈现稳定增长,其中轿车增幅较大;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和SUV增长较快,MPV和交叉型乘用车有所下降。12月,轿车销售48.59万辆,环比增长11.08%,同比增长14.83%;MPV销售2.21万辆,环比增长7.11%,同比下降3.68%;SUV销售3.84万辆,环比增长5.78%,同比增长44.44%;交叉型乘用车销售8.90万辆,环比增长0.64%,同比下降3.46%。

图3   2007年1~12月乘用车月度产销同比增长率  (单位:%)

  2007年乘用车产销638.11万辆和62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94%和21.68%;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479.77万辆和472.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99%和23.46%;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22.47万辆和22.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42%和18.14%;两驱SUV产销17.49万辆和17.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25%和48.78%;四驱SUV产销18.51万辆和18.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12%和51.3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99.86万辆和98.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29%和7.62%。乘用车已经连续两年以100多万辆的速度增长,乘用车在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从50%左右上升到了70%以上。

  2007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乘用车企业依次为:上汽通用五菱 (销售49.66万辆)、上海通用 (销售47.45万辆)、一汽-大众 (销售46.14万辆)、上海大众 (销售45.64万辆)、奇瑞汽车 (销售38.08万辆)、广州本田 (销售29.53万辆)、长安汽车 (销售29.44万辆)、*一汽丰田(销售28.26万辆)、东风日产乘用车 (销售27.19万辆)、北京现代 (销售23.11万辆),上述十家企业的乘用车销量累计为364.51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57.88%。

表3  2007年1~12月乘用车主要企业月度产量情况      单位:辆

企业名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乘用车总计
567563
419972
590690
544628
492678
533579
476974
448424
560976
522237
616326
622426
上汽通用五菱
48720
42827
50802
41874
36286
37271
27367
24967
43394
47603
47382
52075
上海大众
36927
33549
42306
40654
30882
43331
42307
44472
26567
33398
45244
46502
一汽-大众
38537
26645
38822
38395
42792
45870
44079
42797
41707
39888
45779
44510
*一汽丰田
19479
12081
22162
19976
17197
21025
23418
26799
25919
23459
37648
35212
上海通用
27422
21414
28599
28550
21766
20896
21567
20064
25504
19645
27709
31377
奇瑞汽车
34465
22511
45332
36611
36142
35215
23138
25550
41037
24103
33780
29996
上海通用东岳
8967
7540
11426
11544
8914
13020
16084
15506
13385
7644
12554
27619
长安福特马自达
16293
6134
18365
19865
17428
20001
21506
17871
17809
20587
23974
26508
广州本田
24577
18230
27382
18863
23573
25225
21976
16791
29846
25919
33189
25506
长安汽车
33146
25115
30873
33903
24669
24258
21862
8512
20571
28414
31258
25069
东风日产乘用车
21460
15532
26173
23482
20525
26637
23327
18382
27340
22298
24177
24547
北京现代
25505
18195
22089
17906
17608
14245
16808
16408
19408
20338
20666
22712
浙江吉利
22970
13786
18156
15989
17886
18652
14733
16538
18679
17961
20306
21185
一汽夏利
18982
14888
19870
17004
14720
14832
9233
10911
14813
14402
17354
16640
广州丰田
14334
10523
15380
13894
13055
13747
14059
17448
16145
13441
16630
16057
神龙汽车
22059
14307
24701
15159
18868
23841
12545
8437
20125
20482
18771
13763
东风本田
8620
5543
8317
9220
8630
10801
12000
10080
12775
11379
13970
13640
哈飞汽车
20918
15414
20420
17176
12030
11261
8603
9671
9523
12052
13292
12647
长安铃木
10479
6530
8031
9714
7068
7428
7301
4790
10028
10615
13020
12617
一汽海南
10334
12070
10466
12423
7337
10049
7265
7541
11780
10901
10030
12366

       注:本表企业按12月份产量前二十位排序。

图4   2007年1~12月份乘用车主要生产企业月度产量走势  (单位:辆)

表4  2007年1~12月乘用车主要企业月度销量情况      单位:辆

企业名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乘用车总计
552518
417651
567000
545824
488490
511934
457162
481342
560976
496928
582750
635346
上海通用
40213
32383
39784
40668
31247
35795
36313
38159
43407
35906
44358
56313
上海大众
35126
31787
38627
40788
33668
41499
40136
42518
30320
29402
43248
49305
上汽通用五菱
56312
50252
53424
40672
35935
33078
28058
32202
41921
42480
40938
41356
*一汽丰田
20109
12799
21557
20479
16301
20298
23860
26550
26184
21452
37552
35491
东风日产乘用车
20817
15055
19177
27559
21014
24546
20011
24172
24222
20778
20917
33647
一汽-大众
32084
24845
40456
40487
40223
42461
40049
42433
42483
38310
44654
32884
广州本田
22023
19329
21700
24529
20266
25326
22106
20626
32322
23493
32400
31179
长安福特马自达
16293
6369
16437
20088
16803
17636
16417
18469
22054
20060
20205
27017
奇瑞汽车
37205
21294
44568
32309
38865
32853
25691
27035
40415
26578
29111
24893
北京现代
24290
19765
20008
17632
17143
13302
16447
17414
20740
19871
20065
24460
长安汽车
25731
22495
33627
26337
22910
32342
15463
14846
22319
24179
29880
24225
浙江吉利
23144
13569
17905
17856
17723
18683
15388
16716
19866
17487
18866
22309
神龙汽车
20325
13197
18697
18619
16251
14640
13417
16007
19155
17133
18503
21311
广州丰田
13645
10424
15540
14514
12186
14355
13493
13255
16801
12801
16382
16986
一汽海南
12006
11699
13108
13188
10008
10025
9600
6336
9539
10107
11666
13706
一汽夏利
20994
13411
15628
17900
14773
12230
13118
12867
16324
12506
17213
13316
哈飞汽车
18778
17611
20233
16488
13250
11546
9882
10631
10043
12716
13062
12925
东风本田
9000
6015
9029
9415
9550
10813
10900
11800
12784
11354
13826
12560
长安铃木
10581
5963
9011
7317
9094
9243
5446
8011
10561
10078
10663
12262
上海通用东岳
240
152
151
1579
1452
1550
2619
1284
1000
0
0
12231

       注:本表企业按12月份销量前二十位排序。

图5   2007年1~12月份乘用车主要生产企业月度销量走势  (单位:辆)

  回首2007年初,各大汽车厂家雄心勃勃地制定全年产销计划目标,一年之后,盘点2007年国内车市各厂家的业绩表,已不再是一片皆大欢喜的景象,而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完成年度目标的企业

  上海通用(含通用东岳、沈阳北盛、通用五菱轿车)超额完成年初48万辆的目标,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22%,这是上海通用继2005年超过“30万辆”、2006年创造“40万辆”的销售记录后,成为国内首家年销售突破5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这表明,上海通用汽车“多品牌、全系列”战略的初见成效。

  一汽—大众提前超额完成40万辆的年度任务,全年销量达到了46.14万辆,并终于超越上海大众。其中捷达功不可没,其全年销售20.11万辆,占总销量的43.59%。更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国产奥迪共销售9.22万辆,成为中国市场上年销量最高的高档汽车品牌。

  上海大众2007年销量达到45.64万辆,使其不仅超额完成42万辆的年度任务并历史性地突破40万辆大关。2007年上海大众旗下各系列车型的市场表现,均呈现出一种良好的结构性竞争优势,并在各自的细分市场有强势话语权,帕萨特、普桑、桑塔纳3000、POLO累计销量占据上海大众销量的9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大众全新品牌斯柯达的市场表现也颇为可观。

  长安福特马自达超额完成15万辆的年初目标,其各品牌产品(福特、马自达、VOLVO)销售总量达到21.78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增幅高达60%,远超行业平均增长速度,自2007年4月起稳居国内十大汽车厂商之列,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比亚迪汽车2007年年度目标是10万辆,已于2007年12月20日提前完成全年度的销售计划,比2006年增长100%。同时,还创造并刷新多项记录:2007年单月最高发车13000辆的记录;9~12月份连续4个月单月发车过万辆,目前坐稳月销万辆俱乐部等。预计2008年比亚迪的目标是再次实现100%的增长,向全年20万辆的目标迈进,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未能达标的企业

  一汽丰田2007年年度目标是27万辆,其全年销售26.91万辆,与目标略有差距。其中,除了普锐斯是小众车型外,其他车型的年销量都在5万辆以上或接近5万辆,基本上算主流车型。

  东风日产将2007年定为“腾飞年”,年初确定了30万辆的销售目标,相比2006年实现48%的增长率。全年实现产销26.12万辆,距离年初30万辆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尽管2007年东风日产未能实现年初预定目标,但整体表现依然可圈可点,旗下天籁、TIIDA和轩逸均在其各自细分市场中颇受推宠。

  奇瑞汽车2007年年度目标是39.3万辆,全年累计销售38.1万辆完成率97%,接近预定目标。结合近3年的业绩来看,奇瑞汽车2005年目标13.8万辆,销售18.9万辆,完成率137%;2006年目标28.1万辆,实际完成30.5万辆,完成率109%;2007年完成率为97%。至此,奇瑞连续3年保持高速增长。事实上,2007年奇瑞汽车第100万辆下线,已经宣告奇瑞汽车的发展驶入第二阶段,即从“通过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的阶段,跨越到“继续坚持开放创新、打造自主国际名牌”的新阶段。

  一汽海南2007年年度目标是15万辆,全年销售13万辆,同比增长60%,虽然距离年初制定的15万辆目标尚有差距,但其增长幅度高于业内平均水平。一汽海南现已形成了海马3、福美来、海福星的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不同价格、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A级车产品。其中,福美来与凯越、伊兰特并列为中国车市的“新三样”。

  2007年被北京现代定义为调整年,虽然年初制定了全年产销31万辆的目标,但年中出于实际考虑将目标下调至26万辆,即使这样也未完成定额,全年销售仅为23.11万辆。主要是由于伊兰特2007年销量下滑严重,其他车型销量未能实现大幅提升,使得2007年北京现代年度目标未能顺利完成。经历了2007年的调整之后,2008年北京现代将会引入一款新的车型——HDC,同时还将推出新款SONATA御翔等新车型,为北京现代2008年再度起跳注入全新的产品势能。

  神龙汽车2007年产销双双再破20万辆,达到了20.73万辆,但依然未能完成年初26万辆的销售目标。虽未完成年度销售任务,但其经营利润大大超过预算目标,实现了良好的盈利性增长。过去的一年里,神龙汽车公司成功投放了东风标致206S、东风雪铁龙新萨拉·毕加索、东风雪铁龙C2 VTS、新东风标致307等新车型,有力地拉动了销售。2008年将会是神龙汽车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第一工厂年产30万辆整车、40万台发动机的二期工程建设将全面竣工,第二工厂形成年产15万辆高档车的新的能力建设也将进入关键阶段。2008年,还将首次在一年内投放五款全新车型。

  2007年随着吉利金刚、远景的推出,吉利汽车宣布进入转型期。面对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和低于预期的市场销量,吉利汽车将年初确定的销售目标从29.6万辆降低到19万辆,全年汽车实际销售21.95万辆。2007年吉利未能顺利完成年初销售目标,主要原因在于2007年面临车型转型,原来主销的吉利豪情、优利欧、美日等“老三样”现在已全面被自由舰、金刚和远景“新三样”车型所取代,而新老车型交替过程中,金刚、远景两款车型由于车型认知度的原因,一直未能达到理想的销售状态,这直接影响了吉利汽车全年销量的提升。2008年全面战略转型后的吉利汽车发展将会有新的突破。

1.2 乘用车市场情况

1.2.1 基本型乘用车(轿车)

  (1)整体情况

  12月份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再创新高,产量为46.53万辆,比上月增长1.32%,同比增长30.35%,销量为48.59万辆,比上月增长11.08%,同比增长14.83%,产销率达到104.43%。12月轿车单月销量虽然达到全年的最高点,但其增幅低于年度平均水平。对12月销量影响最大的主要车型为1.0~1.6升和2.0~2.5升系列,其中2.0~2.5升系列的车型较9月减少0.5万辆,主要是由于日系的销售波动所致;而部分厂家年末冲量,使1~1.6升车型的销量拉升较快,这是轿车整体上升的主要动力。比较而言,1.6升~2.0升的走势最强,几乎没有季节性的需求波动概念,年末的冲高更为突出。1升以下车型市场年末进入回升期,下滑速度减慢,12月的同比增速回升到-22%。

  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企业:上海通用 (销售51214辆)、上海大众 (销售48250辆)、*一汽丰田 (销售33988辆)、东风日产乘用车 (销售33056辆)、一汽—大众 (销售32732辆)、长安福特马自达 (销售26607辆)、广州本田 (销售25803辆)、浙江吉利 (销售22309辆)、奇瑞汽车 (销售21353辆)、神龙汽车 (销售21311辆), 上述10个企业共销售31.66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5.16%

  2007年轿车市场的增长主要依靠1.6~2.0升的中档轿车拉动,影响轿车市场增长的主要车型是1升以下小排量,2.5升以上大排量市场份额总体降低。1~1.6升的份额下滑2%与2~2.5升的上升1%形成互补,而1.6~2升的上升6%与1升以下的下降5%也形成对等,需求升级的排量互补较明显。1升以下市场的份额连续2年以4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萎缩,已经引起社会关注。

图6   2007年1~12月份基本型乘用车产销走势  (单位:辆)

  12月的轿车品牌销量排名变化很大,凯越大幅增长并重揽月度金牌。乐风的超越表现也是历史性的突破,主要归功于其出口量的增长。作为新品的卡罗拉的增量速度很快,12月销量依然锁定在前5名。捷达的销量下滑较大,伊兰特则有所回升,卡罗拉和花冠的向下冲击效果较明显,可以看出A级车的竞争激化。

表5  2007年1~12月轿车月销量排名前十位品牌      单位:万辆

排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1
桑塔纳
1.65
桑塔纳
1.40
桑塔纳
1.91
桑塔纳
1.96
桑塔纳
2.05
捷达
2.03
桑塔纳
1.98
桑塔纳
1.88
凯越
1.95
捷达
1.52
桑塔纳
1.93
凯越
2.42
2
凯越
1.62
凯越
1.34
捷达
1.82
捷达
1.85
捷达
1.97
桑塔纳
1.98
捷达
1.75
捷达
1.75
捷达
1.77
凯越
1.51
凯越
1.85
桑塔纳
2.06
3
夏利
1.51
福美来
1.07
凯越
1.64
凯越
1.68
凯越
1.33
凯越
1.53
凯美瑞
1.35
凯越
1.51
凯美瑞
1.68
凯美瑞
1.28
捷达
1.73
凯美瑞
1.70
4
捷达
1.48
凯美瑞
1.04
凯美瑞
1.55
凯美瑞
1.45
QQ
1.31
凯美瑞
1.44
凯越
1.30
凯美瑞
1.33
QQ
1.65
QQ
1.12
卡罗拉
1.65
乐风
1.56
5
QQ
1.37
伊兰特
1.01
QQ
1.53
福克斯
1.34
凯美瑞
1.22
雅阁
1.18
福克斯
1.01
QQ
1.15
福克斯
1.33
福克斯
1.09
凯美瑞
1.64
卡罗拉
1.49
6
凯美瑞
1.36
捷达
0.97
福美来
1.21
夏利
1.24
旗云
1.09
福克斯
1.12
夏利
0.97
福克斯
1.12
雅阁
1.25
伊兰特
1.08
夏利
1.37
捷达
1.46
7
伊兰特
1.21
夏利
0.93
夏利
1.17
福美来
1.21
F3
1.06
QQ
0.99
QQ
0.87
夏利
0.93
夏利
1.13
桑塔纳
0.96
QQ
1.18
伊兰特
1.44
8
雅阁
1.16
领驭
0.91
旗云
1.07
雅阁
1.21
福克斯
1.05
夏利
0.93
乐风
0.85
波罗
0.86
伊兰特
1.08
夏利
0.96
伊兰特
1.15
福克斯
1.33
9
福美来
1.04
雅阁
0.86
伊兰特
1.06
F3
1.05
雅阁
1.05
旗云
0.86
领驭
0.80
伊兰特
0.80
领驭
0.94
F3
0.95
福美来
1.09
福美来
1.25
10
F3
0.99
QQ
0.69
F3
1.03
QQ
1.05
夏利
1.04
领驭
0.84
骏捷
0.75
卡罗拉
0.79
旗云
0.91
福美来
0.94
雅阁
1.09
思迪
1.12

  2007年轿车品牌格局有所调整,前十名中中档以上品牌增多。桑塔纳以2000辆的优势夺冠,紧随其后的是捷达、凯越,新老结合组成第一阵营,凯美瑞屈居第四,伊兰特则仅位列第八。整体来看,07年前10名品牌的增速远低于轿车市场的增速,轿车品牌仍呈扩散化的趋势。

  2007年销量前十位的轿车企业排名: 一汽—大众 (销售45.83万辆)、上海大众 (销售44.58万辆)、上海通用 (销售43.20万辆)、奇瑞汽车 (销售32.15万辆)、*一汽丰田 (销售26.91万辆)、东风日产乘用车 (销售26.12万辆)、广州本田 (销售24.95万辆)、浙江吉利 (销售21.95万辆)、长安福特马自达 (销售21.3万辆)、神龙汽车 (销售20.73万辆),上述企业共销售307.7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5.1%。

表6  2005~2007年轿车销量前十名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      单位:%

排序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企业名称
占有率
企业名称
占有率
企业名称
占有率
1
上海通用
10.71
上海通用
9.54
一汽大众
9.70
2
上海大众
8.78
一汽大众
8.91
上海大众
9.43
3
一汽大众
8.55
上海大众
8.90
上海通用
9.14
4
北京现代
8.06
奇瑞
7.12
奇瑞
6.80
5
广州本田
7.29
北京现代
6.84
一汽丰田
5.69
6
天津一汽
6.82
广州本田
5.86
东风日产
5.53
7
奇瑞
6.60
一汽丰田
5.49
广州本田
5.28
8
东风日产
5.65
吉利
5.34
吉利
4.64
9
吉利
5.38
神龙
5.26
长安福特
4.51
10
神龙
5.04
东风日产
5.19
神龙
4.38

  2007年自主品牌轿车地位凸显,全年累计销售超过120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上半年超过日系品牌、德系品牌、美系品牌,领衔国内轿车市场,但从全年来看,自主品牌轿车不敌日系轿车,以2.63%的市场份额之差屈居亚军。与2006年相比,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增加了25.94万辆,市场份额上升了0.23个百分点。其中排名前十位的自主品牌依次为:夏利、QQ、福美来、旗云、F3、骏捷、自由舰、A520、奔奔和吉利金刚。2007年,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88.91万辆,占自主品牌轿车销售总量的72%。其中奇瑞和吉利分别位列全国轿车企业销量的第四位和第八位,夏利、奇瑞QQ和福美来入选销量最大的十大轿车品牌。

  有专家分析认为,自主品牌生产企业在酝酿着今后更高速的飞跃,其主要体现在国内前10位的大汽车企业集团为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少则40亿、50亿,多则100多亿投入的新的投资高潮已经开始,在2010年前后将把自主品牌轿车的产能、质量、技术、车型档次、市场占有率、品牌形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中小自主品牌企业基本都是上市公司,07年他们在股市上也圈到了几百亿元的资金,正酝酿着新的起飞。

  (2)主要细分市场

  ● 国产中大型车市场高速增长

  从年初开始,国产豪华车市场就隐藏变局。奥迪在市场销量上的领先优势,被宝马、奔驰两个传统对手追赶,而新进入的克莱斯勒300C、别克林荫大道以及皇冠,都在各自的核心细分市场中蚕食着这块“蛋糕”。同时,国产中大型车市场07年不断扩大,竞争结果是各品牌都从中获益。

  从2007年销量来看,奥迪虽然与后来者的距离在缩小,但仍是中大型车市场的绝对主力。从整体市场来看,奥迪A6、皇冠、宝马5系、奔驰E级销量增长相对稳定;而往下延伸的中型车市场,由于只有奥迪A4、宝马3系等少数几款车型,市场属于起步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内中产阶层的日益崛起,以及中端市场上定位和个性迥异车型的日益增多,这一细分市场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 国产中型车市场成国内轿车消费绝对主力

  2007年依旧以中型车为主题。油耗和价格稍高的中型车全年销量超过了令人惊叹的188万辆,占全年轿车总销量的40%以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型车已经成为国内轿车消费的绝对主力。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轿车在国内还远未达到普及的标准,买得起车的始终还是少数人,虽然经济型车与中型车差别不大,但在“要面子”的心理下,选择中型车的人会越来越多;二是中型车可选择性多,据统计,目前国内厂家在产在销的中型轿车品牌共有近30个,其中不乏韩、日、德、法各个国家最重量级的车型。

  2007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厂家,绝大多数都拥有一款“能征善战”的中型车,不仅可以冲击销量,而且可以保证利润。其中,捷达和速腾合起来销量达27万辆,占一汽—大众总销量的59%;福克斯为长安福特首次跻身前十立下汗马功劳;而伊兰特则成为北京现代的“救命之车”。

  ● 国内经济型车市场被合资品牌抢滩

  2007年经济型轿车市场持续萎缩,利润不断下滑。特别是排量在1.0L~1.6L的经济型车07年销量同比大幅下滑,失去的市场份额近10%。一向占据市场份额最大、最贴合目前国内消费水平的经济型轿车市场,继续在低谷徘徊。

  早在07上半年,小排量车型的销量就露出疲态,与06年同期相比下降近三成。吉利汽车、神龙汽车、东风悦达起亚产销完成率在60%左右。而自主品牌小排量汽车总量累计减少超过10万辆,一些自主品牌汽车商甚至推迟了大部分新产品的上市计划。

  2007年国内经济型车市场,以上海通用雪佛兰乐风、上海大众POLO、广州本田飞度、东风悦达起亚锐欧、北京现代雅绅特、东风标致206、东风日产骊威、长安铃木SX4为代表的合资品牌旗下经济型车,以大军压境阵势抢占了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

  尽管2007年不论从单月销量还是整体销量数据来看,部分自主品牌车型仍“挤进”了销量榜单的靠前位置,无奈自主品牌在车型数量上“寡不敌众”,仅依靠较少车型与迟迟未露面的新车,最后还是败下阵来。

  2007年物价上涨、股市走好等因素直接影响到经济型车消费减缓,但真正导致销量萎缩的原因,却还是小排量车及部分经济型轿车未能改变“低价低质”的市场形象使然。2008年经济型轿车能否收复失地,除了仰仗国家有效“解冻”的政策以外,质量问题才是关键。

  (3)2008年值得期待的十款新车

  ●新伊兰特

  经济型轿车的代表伊兰特已经走过4年,其换代产品将在08年出现。HDC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亮过相,在保证品质的同时继续韩系车配置全价格低的策略将是这款车成功的关键,当然,也要有新的亮点吸引消费者。

  ●奇瑞A6

  奇瑞总能给大家带来惊喜,早就亮相的奇瑞A6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推迟了上市,但丝毫没有影响市场对它的期待,作为奇瑞投产的另一款全球车型,靓丽的外观已让业内耳目一新。

  ●大众Tiguan

  已经越来越热和不断被瓜分的SUV市场让大众坐不住了,匆忙推出的小型SUV Tiguan将迅速落户上海大众,来填补其车型空白,Tiguan足以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但其价格也不会太低廉。

  ●雪铁龙新爱丽舍

  新爱丽舍的外观设计将大量借鉴C5的元素,因此有小C5之称,新爱丽舍不仅仅是富康988的简单升级改造,而且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肯定,新爱丽舍将是08年雪铁龙的一枚重要棋子。

  ●奔驰新C

  北京奔驰07年底已经开始调试奔驰新C级轿车的生产,相信在几个月后这款车就能下线。目前的进口奔驰新C比同级别的宝马3系要贵10万元,因此新C的市场影响力还不能够超越宝马。

  ●新威驰

  老威驰逐渐没落,作为丰田保住A0级三厢车领地的重要一子,新威驰无论在空间利用度以及发动机上都有显著提升,外形设计上也开始追求卡通化,不足之处也许就是定价了。

  ●新凯越

  从07年年初就传出上海通用新凯越的消息,但直到年底也没有露头。08年或许又可以期待一下了,按照5年换代的传统汽车制造观念,凯越08年换代已是在所难免,希望能够进入消费者视线的是又一款畅销产品。

  ●斯柯达法比亚

  这是上海大众即将引进的一款A0级小车,目的是在完善斯柯达品牌的同时与POLO联手抢占A0级市场,以此应对丰田新威姿与本田新飞度的上市。作为一款家用化小车,法比亚的卖点并不多,但以低廉价格打造的实用形象对年轻购买群应该非常有效。

  ●荣威550

  这将是上汽与南汽合并之后,上汽荣威这个自主品牌推出的第一款车型,在逐渐摆脱罗孚的影子,同时延续英伦风情的前提下, 一条新的荣威品牌之路逐渐成形。荣威750的表现已经让上汽在自主品牌的起步时就踩下了坚实的脚印,550将会继续演绎这个成功的故事。

  ●MG名爵 TF

  非常遗憾在2007年没有能看到中国第一跑的下线,南汽与上汽的全面合作或许将在2008年弥补这个损失。TF的功绩将在于给中国敞篷跑车写下了第一个定义,一个标准。在轿车、SUV元年之后,或许我们将迎来中国的又一个跑车元年。

1.2.2 MPV品牌市场

  2007年是国内MPV市场走过的第8个年头,经过8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MPV市场容量在迅速增大,不再是别克GL8一支独秀,而是不断上演着龙象之争。2000年,国产GL8上市,这是第一款MPV;直到2002年,广本的奥德赛上市,才结束了GL8一家垄断的市场格局;2003年,是MPV发展较快的一年,瑞风、风行、宝龙等MPV纷纷上市,实现了65%的市场高增长;2004年,是MPV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除嘉华、途安、菱绅等新MPV上市外,更有瑞风、起亚、奥德赛、GL8的大幅降价促销,动辄3-5万元的降价,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个市场,该年被业内喻为MPV的竞争元年。总体来说,MPV在竞争激烈的几年中,保持了不错的市场增长。虽然2004年以后,市场增长略有下滑,但是平稳的市场增长率,对于MPV市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而之前的价格大战,是成就MPV市场高增长的重要因素。

  2007年MPV市场继续稳中有升,全年产量为 22.47万辆,同比增长15.42%,销售量为22.57万辆,同比增长18.14%,基本与轿车同步增长。

  纵观2007年MPV的众多品牌,其市场表现不尽相同。奥德赛以8次雄居单月销量首位的优异成绩夺得全年销量冠军,别克GL8则稳坐亚军位置,显示了宝刀不老的威力,而瑞风自2002年进入MPV市场,从当年市场的黑马仅仅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就一跃成为三甲,2007年销量更是一举突破4万辆,再创其历史新高。除了这三款主要车型之外,其他的MPV则要逊色不少,销量最好的风行也仅有1.8万辆的销量。

  2007年MPV销量排名前五位的品牌:奥德赛(销售45827辆)、别克GL8(销售42516辆)、瑞风(销售40049辆)、风行(销售18397辆)、阁瑞斯(销售11900辆),上述5个品牌共销售15.87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70.30%。

表7  2007年1~12月MPV销量排名前五位品牌      单位:辆

排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品牌
销量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1
瑞风
3409
奥德赛
2843
瑞风
4026
GL8
4069
瑞风
3295
奥德赛
3597
奥德赛
3927
奥德赛
4072
奥德赛
5244
奥德赛
3520
奥德赛
4708
奥德赛
5376
2
奥德赛
3074
瑞风
2399
GL8
3006
瑞风
4009
GL8
2958
GL8
3359
GL8
3922
GL8
3717
瑞风
4011
GL8
3514
GL8
3798
GL8
5099
3
GL8
2927
GL8
2155
奥德赛
2936
奥德赛
3653
奥德赛
2877
瑞风
2938
瑞风
3040
瑞风
3408
GL8
3992
瑞风
3502
瑞风
3015
瑞风
2997
4
骏逸
2286
骏逸
1111
风行
1996
风行
1802
风行
1340
风行
1839
风行
1027
风行
1509
风行
1802
风行
1412
阁瑞斯
2302
风行
1888
5
普利马
1557
普利马
1035
骏逸
1553
骏逸
1553
普利马
800
骏逸
731
阁瑞斯
1000
途安
1171
途安
1113
阁瑞斯
1201
风行
1441
阁瑞斯
1238

图9   2007年1~12月三大品牌MPV销量走势  (单位:辆)

  目前,国内MPV仍以商务用车为主,但随着换车时代的来临,家用MPV在2007年有明显上扬趋势,随着S-MAX、道奇凯领、马自达5等新车型的加入,MPV也像SUV一样开始向家庭用车领域渗透。在私家MPV领域,马自达5、五座新佳乐、大众新途安、S-MAX、骏逸等都在蓄势待发,要引爆这块市场,只差一款像当年开拓都市SUV市场的CR-V一般的领袖车型。

  随着我国汽车消费理念的日益成熟,私家车市场购买选择也在悄然变化。MPV空间大、舒适性高、物美价廉,可以兼顾工作和生活双重用途的特点为其他车型所不具备,不仅成为众多企事业单位公商务用车的首选,随着人们对MPV车型实用性的了解和认知,普通个人购买者对这种办公、旅游两宜的车型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可以预见,MPV市场的未来发展将依然保持稳步上升的势头,而小排量和家用化是MPV市场未来的两大主流。当然,价格因素也是制约MPV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MPV今后的出路可能在于家用车市场,但这类型顾客也是对价格最为敏感的群体。如果MPV想在2008年有所作为,除了提供优良的产品之外,还要有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价格。

1.2.3 SUV品牌市场

  2007年,多用途车(SUV)产销同比增长超过了50%,远远高于轿车和MPV的市场增长,成为乘用车细分市场的增速王。07年的中国车市,SUV已然成为最大赢家。其中以哈弗、瑞虎等自主品牌表现最为突出,2007年这两大品牌分别销售5.78万辆和5.01万辆,同比增长99.29%和77.99%。

  2007年国产SUV市场仍是都市化SUV的天下,销量前三的长城哈弗、奇瑞瑞虎、东风本田新CR-V均属此列,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究其原因,一是厂家降低排量、四驱更换成两驱,从而极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价格得以大幅下调,油耗也不再是大负担;二是轿车化设计吸引了大批私人消费者,特别是个性化车型直接推动了销量的增长。

图10   2007年1~12月SUV产销走势  (单位:辆)

表8  2007年1~12月SUV销量排名前五位品牌      单位:辆

排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品牌
销量
1
瑞虎
3900
哈弗
3752
瑞虎
5325
哈弗
5003
哈弗
5223
瑞虎
5420
哈弗
5235
哈弗
5085
本田CR-V
5517
哈弗
5109
本田CR-V
5554
哈弗
6994
2
哈弗
3900
途胜
2877
哈弗
3806
途胜
3942
瑞虎
4340
哈弗
4586
瑞虎
5103
本田CR-V
4950
瑞虎
5384
本田CR-V
4665
瑞虎
5257
本田CR-V
5135
3
途胜
3385
瑞虎
2360
途胜
3714
瑞虎
3368
本田CR-V
3933
本田CR-V
4084
本田CR-V
4065
瑞虎
4076
途胜
4603
途胜
3955
哈弗
4479
途胜
4327
4
猎豹
1753
本田CR-V
1900
猎豹
2545
本田CR-V
2969
途胜
3296
途胜
3062
途胜
3748
途胜
3810
哈弗
4580
瑞虎
2723
途胜
3990
新大地
3375
5
本田CR-V
1270
猎豹
1330
本田CR-V
1665
猎豹
2487
猎豹
1844
猎豹
2662
猎豹
1469
猎豹
1688
猎豹
2558
猎豹
2072
猎豹
2285
猎豹
3065

  2007年在有关SUV的诸多报道中,“跨界”、城市型SUV、功能多元化、柴油、节能环保等词汇贯穿始终,点明了2007年SUV的关注方向和消费者的需求标准,而“跨界”功能突出的SUV车型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的时尚一族,越来越迷恋于城市与乡村间随时切换的生活方式。因此,像哈弗、新CR-V、瑞虎等既能满足都市行车中频繁的加速要求,又能胜任乡村越野生活的车型,自然成为新贵们的最爱。

  2007年柴油车型大出风头,在SUV销售整体增长的大环境中,以长城哈弗、华泰圣达菲等为代表的柴油动力SUV异军突起不可忽视,其对SUV的总体增长功不可没。据悉华泰、长城、陆风等主流SUV企业的柴油车型销售比例均超过了50%。采用柴油动力的车型如长城哈弗CUV、华泰圣达菲等车型更是呈现出了惊人的市场增长。

  急剧增加的SUV消费需求引来诸多厂家的注意,除了狮跑、瑞鹰、猎豹CS6等07年底下线的车型外,08年还将有近10款SUV车型陆续上阵,其中不乏逍客、大众Tiguan、丰田RAV4等“重量级”车型,市场竞争全面加剧,价格战将难以避免。

1.2.4 交叉型乘用车企业情况

  2007年,交叉型乘用车(微客)市场发展较平稳,全年生产99.86万辆,同比增长7.29%,销售98.78万辆,同比增长7.62%,比上年同比增幅分别减缓7.26个、2.78个百分点。在交叉型乘用车主要生产企业中,上汽通用五菱继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累计销售46.41万辆,同比增长25.98%,占交叉型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7%;长安汽车和哈飞位居二、三名,分别销售23.88万辆和12.24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长安呈稳定增长,哈飞则有所下降。上述三家企业2007年共销售82.53万辆,占交叉型乘用车销售总量的84%。

表9  2007年1~12月交叉型乘用车主要企业月产量      单位:辆

企业名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交叉型乘用车合计
98224
80422
100400
90739
76641
77248
60500
45573
79928
92647
97381
98900
上汽通用五菱
43901
39161
48287
39500
32841
34222
24164
24166
41481
45563
45629
51782
长安汽车
26174
17450
23429
25822
19453
20372
17894
5707
16751
23668
27758
22570
哈飞汽车
15091
10193
13413
11400
9211
9420
7050
7442
7367
9977
10666
9245
东风公司
6165
5617
5009
5673
5601
3936
3912
4874
5978
4919
4080
6839
南京长安
893
1985
3688
2240
1388
2305
2482
881
2820
2577
2935
3230
江西昌河
580
3066
3947
2554
5119
3960
3048
715
2302
2899
2944
2479
一汽集团公司
4553
2670
1946
2887
2457
2544
1479
1282
2509
2191
2400
2154
北汽有限
543
103
497
458
385
303
316
501
632
688
687
485
东南福建
154
76
154
168
114
186
92
5
73
165
214
112
南京汽车
18
25
30
37
72
0
63
0
15
0
68
4

       注:本表企业按12月份产量前十位排序。

表10  2007年1~12月交叉型乘用车主要企业月销量      单位:辆

企业名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交叉型乘用车合计
96654
86965
107164
84938
76561
79882
55411
60526
78715
83632
88399
88963
上汽通用五菱
52257
46733
48996
38099
33032
30605
26049
30382
39415
40158
38930
39462
长安汽车
18568
15654
26654
20503
18467
27566
12124
12165
17719
21352
26207
21860
哈飞汽车
12396
12574
14804
11796
9774
8739
7024
7864
7503
9879
10213
9800
东风公司
4934
4422
4961
5704
5241
4156
3928
4630
5705
4515
4011
7432
一汽集团公司
3791
2933
3851
3206
2805
2127
1695
2001
2250
1966
2497
3790
南京长安
1992
1294
3248
2488
2809
3368
1710
1857
2975
1935
2677
3479
江西昌河
1758
3027
3998
2497
3906
2803
2282
948
2441
2882
3055
2513
北汽有限
603
152
439
487
362
370
333
502
633
694
696
496
东南福建
76
37
174
115
132
144
98
177
74
251
82
115
南京汽车
29
12
39
43
33
0
168
0
0
0
31
16

       注:本表企业按12月份销量前十位排序。

  目前市场上微客已形成两极分化之势,载货型和多功能MPV型成为主流趋势。

  近两年来,微客突破传统微客底盘的设计理念,创造了微客与微货共用同一个平台,进而衍生出多系列产品。加长车身微客超出同类车型半米左右,使车内空间更大、承载能力更强。这些车的共同特点是物理性能好,有的产品底盘减震技术采用了独立悬挂轿车底盘,轿车化的配置,提高了乘坐舒适性和装运能力。此外,加长车身微客在过路过桥费、养路费上仍可按一类车收费,节省一半的费用。

  另外,加长车身微客价位都在3.5万~4.5万元之间,投资成本低且回收也快,相对轻客而言不仅价格低而且有着“薄利多销、多拉快跑”的优势。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及道路的逐步改善,加长车身微客在农村有着巨大的营运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主流微客生产企业的多功能MPV型微客已突破线性思维的微客造型模式,将流行元素与加长车身趋势逐步走向MPV与轻客风格,在人性化设计、技术和配置上采用轿车化的创新思路,在外观时尚、内部空间、舒适驾乘、安全配置、多用途、多变化的经济实用上实现了突破,产生了质的变化。

  中高端微客向准轻客和MPV多功能车方向发展已呈大趋所向,表现在外观造型、物理性特质及内饰上,更趋势于流行时尚、精细和配置组合多功能化,它已成为短轴轻客和低端MPV的替代车型。

  多功能MPV型微客内部有效空间加大,拥有比传统微客大30%~40%的车内空间。在动力配置上一些发动机升功率一般都大于轻型客车,更多排放达到欧Ⅲ或欧Ⅳ标准,基本上通过了国家二期燃油消耗排放法规要求。

  这类车集合了轿车、MPV或轻客等多种汽车优势于一体,既拥有轿车的舒适性驾控感又兼有MPV的舒适与操控性及良好通过性,又追求轻客的空间性,又更能满足用户对休闲旅行的需求运动性能,同时又能满足商用、家用、休闲旅游多方面用途。如东南菱利、昌河福瑞达和浪迪、五菱鸿途、长安CM8、奇瑞R2、哈飞路尊、长城酷熊等,逐渐形成了多功能MPV型加准轻客的边缘型微客的产品集群。

2、商用车产销发展分析

2.1 总体发展情况

  商用车增速快于乘用车是2007年汽车市场的最大特色,这是2002年以来少有的违背正常私车普及规律的现象,2004年出现此种情况是乘用车的市场受到严重的冲击,而07年是商用车的自身走势超强及政策影响。

  商用车的高增长是内需与出口的共同促进,出口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最强大最持久的增长动力。商用车在历经2005年的负增长后快速回升,2007年达到22.3%的增速。

  2007年我国商用车产销分别为250.13万辆和249.4万辆,同比增长22.21%和22.25%。在商用车市场,自主品牌处于主导地位。过去3年,自主品牌商用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07年自主品牌继续领跑商用车市场。商用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依次为:北汽福田、东风、一汽、江淮、金杯股份、重汽、长安、江铃、南汽和陕汽。与2006年相比,上述十家企业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2007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商用车167.69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67.24%。

表11  2007年1~12月商用车主要企业月产量情况      单位:辆

企业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商用车总计
194361
150535
263066
270609
217555
202482
181743
189215
212595
190857
220534
199400
北汽福田
32972
22139
51448
44644
35149
30546
25554
31720
35789
30703
35097
35513
东风公司
28822
20826
37745
36677
29171
26360
23268
27316
32134
24305
26789
27766
一汽
17161
14024
24888
27355
20943
16176
13640
16731
16656
16824
16375
13773
安徽江淮
15399
8867
15538
16175
12533
11731
12575
13119
14938
11221
14190
11226
江铃汽车
5363
5221
7394
11246
6006
8131
8426
6016
8500
6603
8014
9494
金杯股份
8938
8929
12473
12793
11096
9173
11416
10023
10613
8704
19077
7363
中国重汽
6831
5774
10687
9516
10194
9807
8890
8556
7439
7513
7776
7219
陕西汽车
5579
5046
6813
6850
6576
5283
4154
4995
5534
5509
5392
6429
山东凯马
5750
4740
7020
6478
5160
4632
4440
4680
5460
5700
5920
5810
四川南骏
39
18
5254
5620
3851
3452
3131
3074
3157
3666
4402
5373
南汽集团
5036
4806
8353
8699
5569
4982
9033
4132
6793
4822
6365
5108
长安汽车
10097
6131
7667
9878
8730
9359
7414
6104
8284
8370
8899
4857
长城汽车
3789
2493
3311
5623
5399
4994
4568
5481
5409
4651
5042
4659
庆铃汽车
1829
2050
4136
3172
2905
3922
2749
2929
3211
2786
3401
4578
上汽通用五菱
4832
5338
5711
5306
3959
4289
3629
2581
4390
5568
5647
4250

       注:本表企业按12月份产量前十五位排序。

表12  2007年1~12月商用车主要企业月销量情况      单位:辆

企业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商用车总计
164584
135730
280177
262877
225105
214945
183796
190300
211834
195379
218194
203949
北汽福田
23309
17660
54767
46086
36111
32226
28400
30694
34108
32057
34243
30523
东风公司
24337
17061
37918
34007
29927
30168
25155
26948
29779
25845
28010
29043
一汽
13381
10980
26384
27016
22024
19831
14629
15255
18028
15772
16478
16539
金杯股份
9953
8256
12225
11995
10903
9703
10407
10169
11900
11028
19300
12092
安徽江淮
12543
11378
15772
15592
13036
11457
12052
14105
14817
12292
12996
11243
江铃汽车
4686
4690
9503
8825
7779
7934
7087
7625
8238
6634
6977
10266
中国重汽
6517
5752
10856
9572
10324
9812
9007
8510
7988
7710
7718
6853
陕西汽车
4331
3806
7732
7592
6796
5073
5358
4484
5849
5802
5360
5906
长安汽车
6670
5980
10835
9416
7760
11641
4615
6474
8884
7871
8947
5858
山东凯马
5746
3840
7149
6490
5432
4117
4533
4686
5487
5610
6460
5590
四川南骏
47
24
5179
5647
3868
3460
3075
3070
3185
3658
4176
5367
南汽集团
4524
4745
8686
8669
5679
5349
8384
3902
6565
5549
5935
5174
庆铃汽车
1668
2190
4366
2930
2692
4624
2295
3010
3146
2793
3284
4745
长城汽车
2700
3143
3150
4951
6184
4888
4892
4951
5850
4637
4622
4217
上汽通用五菱
5204
5303
6582
5551
5054
4513
2958
3118
3635
4836
5584
3822

       注:本表企业按12月份销量前十五位排序。

  2007年商用车主要品种中,载货车产销 152.26万辆和151.64万辆; 客车产销24.2万辆和24.75万辆;半挂牵引车产销 17.8万辆和17.78万辆;客车非完整车辆产销10.2万辆和10.2万辆; 货车非完整车辆产销 45.67万辆和45.04万辆。

  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由此,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对商用车而言企业会有不小的影响, 2008年商用车行业景气度将下降,预计载货车市场总量将下降5%~10%,而客车行业很可能将面临一次市场清洗。

2.2 细分市场情况

2.2.1 载货车(含货车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

  2007年,载货车市场实现全面增长,增速稳中有升,产销双双突破200万辆。在细分市场中,重货凭借极高的产销同比增幅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最强动力;中货在经历一波反弹后又重现颓势;轻、微货增速也相对放缓。

  2007年载货车生产215.73万辆,同比增长23.07%,销售214.45万辆,同比增长28.85%。

  ·重型货车(含重型货非、半挂牵引车)市场走势平稳

  从07年3月份开始,新一轮的“井喷式”增长席卷重货行业,重货连续3个月的单月销量均超过了5万辆,4月份单月销量更是达到了历史最高的5.39万辆。转至下半年后,重卡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除9月份外其余销量都降至4万辆以下。但与上年同期相比,重货市场仍然保持高位增长,增幅略有放缓。2007年重货累计生产48.99万辆,同比增长61.36%;销售48.75万辆,同比增长58.64%。

  尽管2007年下半年重货市场增速明显放缓,但主要生产企业同比均实现较快增长。中国重汽以9.98万辆的销量折桂,同比增长65.78%;一汽以累计销售9.62万辆的销量紧随其后,同比增长47.32%。第三至第五名为东风(8.87万辆)、陕汽(6.01万辆)、福田(5.66万辆)、上汽依维柯红岩(2.40万辆)、北方奔驰(1.51万辆)。其中,陕汽和福田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增幅分别达到84.36%和77.43%。此外,排在第八至第十名的安徽华菱(1.12万辆)、安徽江淮(1.02万辆)和湖北三环(0.59万辆)同样实现了快速增长,其同比增幅分别高达107.02%、235.56%和94.56%。

表13 2007年1~12月重型货车产销情况      单位:辆

产品名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生产量合计
35557
30847
54030
55011
48985
41660
35220
29812
37266
37694
37536
36004
重型货车
5493
4703
9214
9031
8521
8421
7367
6943
7546
7045
8248
7561
重型货非
18207
14070
24616
25668
23751
19015
14310
8807
16218
15247
14556
17014
半挂牵引车
11857
12074
20200
20312
16713
14224
13543
14062
13502
15402
14732
11429
销售量合计
27629
24175
53502
53929
50053
46423
39460
30260
40342
37762
38164
36660
重型货车
4527
3810
8933
9327
8575
8771
7474
7456
7994
7715
6995
8423
重型货非
11719
9772
24269
26252
23867
22155
17607
9281
16938
16507
15911
16342
半挂牵引车
11383
10593
20300
18350
17611
15497
14379
13523
15410
13540
15258
11895

  ·中货(含中型货非)市场再度陷入低迷

  由于受产品结构调整影响较大,中卡的市场份额一度出现快速萎缩。2007年上半年,中货凭借产品品质提升以及自身特性,使销量实现回升,将市场份额稳定在11%,但从8月份开始直至年底,中货又呈现出同比逐月下降趋势。2007年中货共生产23.46万辆,销售2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16%和17.24%。

  在中货市场中,东风和一汽领先优势明显。东风2007年累计销售中货7.37万辆,同比增长21.29%;一汽累计销售中货5.87万辆,同比增长3.23%。成都王牌、江淮和四川南骏分列第三至五位,3家企业的累计销量依次为2.06万辆、1.40万辆和1.37万辆。

表14 2007年1~12月中型货车产销情况      单位:辆

产品名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生产量合计
16898
15508
26052
25207
22140
19595
16482
18634
18256
16447
18887
16883
中型货车
8106
8446
14717
13744
12694
9959
8740
10186
9132
8587
11870
10336
中型货非
8792
7062
11335
11463
9446
9636
7742
8448
9124
7860
7017
6547
销售量合计
13516
12866
25933
26871
23004
20311
17310
17304
18772
17264
20284
18484
中型货车
7079
6991
14118
15296
13865
10593
9751
9637
9558
9279
11616
10284
中型货非
6437
5875
11815
11575
9139
9718
7559
7667
9214
7985
8668
8200

  ·轻货(含轻型货非)、微货(含微型货非)市场增速放缓

  2007年轻货销售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2007年轻货产销112.32万辆和110.49万辆,同比增长18.31和16.19%。其中,2007年4.5吨<总质量≤6吨系列的轻货同比增速较快,增幅为40.73%,其累计销量为12.60万辆; 1.8吨<总质量≤3.5吨系列的轻货增速相对稳定,增幅为18.49%,其销量最大,共计57.71万辆,占轻货整车销售总量的57.41%。

  从2007年的销售业绩看,福田优势明显,轻货销量达31.96万辆,同比增长11.04%。东风居次,累计销售轻货12.07万辆,同比增长16.05%;江淮位列第三,累计销售轻货10.63万辆,同比增长14.44%。

  2007年微货在下半年出现一定下滑,全年产销30.97万辆和31.5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87%和8.36%。在微货市场中,前三位分别为长安、上汽通用五菱和哈飞,2007年累计销量依次为7.69万辆、5.62万辆和4.19万辆。

表15 2007年1~12月轻型货车产销情况      单位:辆

产品名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生产量合计
84476
63702
126474
121109
90106
82691
80446
80095
100347
84822
97831
94567
轻型货车
74537
57769
116513
110741
81097
74393
72470
79237
90325
78116
88091
87116
轻型货非
9939
5933
9961
10368
9009
8298
7976
858
10022
6706
9740
7451
销售量合计
68752
59279
134166
117182
94841
88308
81706
78369
96366
88629
95264
87300
轻型货车
61377
53566
123775
108738
84826
79714
73749
77194
87160
81820
85347
79659
轻型货非
7375
5713
10391
8444
10015
8594
7957
1175
9206
6809
9917
7641

表16 2007年1~12月微型货车产销情况      单位:辆

产品名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生产量合计
28719
23303
28544
36153
28819
29729
20405
32817
24272
27224
31258
20948
微型货车
25951
21207
26322
32704
26179
27294
18510
16823
23545
23824
26913
18381
微型货非
2768
2096
2222
3449
2640
2435
1895
15994
727
3400
4345
2567
销售量合计
25667
21262
37176
33800
29674
31917
17917
34299
24071
26521
30704
24297
微型货车
22992
18934
34961
31048
26916
29005
16490
19011
23333
23681
26545
21614
微型货非
2675
2328
2215
2752
2758
2912
1427
15288
738
2840
4159
2683

2.2.2 客车(含客车非完整车辆)

  2007年国家针对城市交通、公路客运特别是农村客运市场的发展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加快,公路通车里程特别是高速公路呈现快速增长,据悉,截至2007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7.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6万公里,有21个省区市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000公里,其中,河南、山东两省突破4000公里;江苏、广东两省突破3000公里。这一系列利好因素大大促进了客车行业的市场需求增长。2007年客车产销34.4万辆、34.95万辆,17.16%、20.97%。

  在客车主要品种中,大型、中型、轻型客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大型客车增长最快,产销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0.89%、26.56%,对客车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因其销量仅占客车销售总量的11%,因此不足以成为拉动客车市场快速提升的主因。大型客车(含客非)生产企业中,销量排名前三位的是宇通客车、丹东黄海、一汽,分别销售10118辆、3814辆、3520辆,这三家企业共销售1.75万辆,占大型客车销售总量的42.47%。

  轻型客车增幅虽然位居第二,但增速也不算低,产销同比增长分别为16.41%、22.73%,且其销量占客车总量的65%,是促进客车市场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轻型客车(含客非)生产企业中,销量排名前三位的是金杯汽车、东风公司、江铃汽车,分别销售66402辆、27190辆、26049辆,这三家共销售11.96万辆,占轻型客车销售总量的51.84%。

  相对而言,中型客车发展比较平稳,产销同比增长均为13%。中型客车(含非)生产企业中,销量排名前三位的是东风公司、苏州金龙、安徽江淮,分别销售15456辆、10789辆、8837辆,这三家共销售3.51万辆,占中型客车销售总量的44.66%。

表17 2007年1~12月客车分车型产销量情况      单位:辆

企业名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生产量合计
18105
12953
19258
23308
19726
20637
20239
18782
22764
17610
26207
22230
大型客车
2301
1385
1814
2596
2170
2781
2397
2838
3291
1950
2821
4358
中型客车
2955
1475
2479
3224
2668
3481
2952
3226
3801
2509
3299
4475
轻型客车
12849
10093
14965
17488
14888
14375
14890
12718
15672
13151
20087
13397
销售量合计
18351
13515
20946
21820
19319
19349
18931
20474
22988
18342
25592
27610
大型客车
2448
1561
1728
2468
1861
2633
1940
3103
3077
1826
2814
4542
中型客车
2918
1577
2359
3297
2331
3105
2996
3427
3723
2280
3286
4742
轻型客车
12985
10377
16859
16055
15127
13611
13995
13944
16188
14236
19492
18326

表18 2007年1~12月客车非完整车辆分车型产销量情况      单位:辆

企业名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生产量合计
10606
4222
8708
9821
7779
8170
8951
9075
9690
7060
8815
8768
大型客非
903
416
453
577
714
893
780
1224
1113
1109
1296
922
中型客非
3992
1367
3722
4001
3496
3520
3443
3697
3490
2229
3294
3518
轻型客非
5711
2439
4533
5243
3569
3757
4728
4154
5087
3722
4225
4328
销售量合计
10669
4633
8454
9275
8214
8637
8472
9594
9295
6861
8186
9598
大型客非
812
455
477
398
754
923
853
1001
1059
1059
690
1443
中型客非
4068
1553
3358
3840
3862
3829
3383
3981
3308
2278
3609
3636
轻型客非
5789
2625
4619
5037
3598
3885
4236
4612
4928
3524
3887
4519

3、重点企业(集团)发展分析

  2007年汽车行业大集团的增速平稳和小集团的分化成为重要特征。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集团的排序位置稳定,增长速度依次下降。上汽的增速较快,达到25%;东风和长安集团的增速也在21%左右。

  哈飞集团处于低增长中,07年东风与哈飞的总量仍低于一汽,因此08年各大集团格局不会变化。

  广汽的日系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华晨、奇瑞、长城的较快增长成为亮点,吉利的增速偏低。

  2007年底的12月各汽车集团走势差异明显,这并非实力的体现,而是稳健度的对比,汽车企业的成熟度差异很大。12月上汽和东风的异常增长较快,其中部分合资厂家的年末冲刺心切。一汽、奇瑞的销量控制较稳健,而吉利等前期市场增长压力较大的厂家的年末困难较多。

表19 2007年1~12月份销量前十名汽车生产企业(集团)      单位:辆

排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
上汽
13.8
上汽
12.0
上汽
13.9
一汽
13.3
一汽
11.6
上汽
12.0
一汽
11.4
上汽
12.1
一汽
12.8
上汽
11.6
上汽
13.8
上汽
16.7
2
一汽
11.3
一汽
8.4
一汽
13.1
上汽
13.3
上汽
11.0
一汽
11.7
上汽
11.3
一汽
11.7
上汽
12.4
一汽
11.2
一汽
14.3
一汽
12.7
3
东风
9.2
东风
6.6
东风
10.4
东风
10.8
东风
9.2
东风
9.4
东风
7.9
东风
9.3
东风
10.4
东风
8.9
东风
9.8
东风
11.9
4
长安
6.8
长安
4.8
长安
8.5
长安
7.7
长安
6.9
长安
8.4
长安
5.3
长安
5.9
长安
7.7
长安
7.3
长安
8.1
长安
8.5
5
北汽
5.2
北汽
4.1
北汽
8.0
北汽
6.8
北汽
5.8
北汽
5.1
北汽
5.1
北汽
5.5
北汽
6.1
北汽
5.8
北汽
6.0
北汽
5.9
6
广汽
3.9
广汽
3.2
奇瑞
4.5
广汽
4.3
奇瑞
3.9
广汽
4.5
广汽
4.0
广汽
3.8
广汽
5.5
广汽
4.0
广汽
5.3
广汽
5.4
7
奇瑞
3.7
哈飞
2.2
广汽
4.0
奇瑞
3.2
广汽
3.6
奇瑞
3.3
奇瑞
2.6
奇瑞
2.7
奇瑞
4.0
奇瑞
2.7
奇瑞
2.9
华晨
2.6
8
哈飞
2.4
奇瑞
2.1
哈飞
3.1
华晨
2.8
华晨
2.4
华晨
2.4
华晨
2.4
华晨
2.4
华晨
2.6
华晨
2.4
华晨
3.3
奇瑞
2.5
9
华晨
2.4
华晨
1.9
华晨
2.6
哈飞
2.4
哈飞
2.1
吉利
1.9
江淮
1.6
江淮
1.9
江淮
2.0
哈飞
1.9
哈飞
2.0
吉利
2.2
10
吉利
2.3
江淮
1.4
江淮
2.0
江淮
2.0
吉利
1.8
哈飞
1.8
哈飞
1.6
吉利
1.7
吉利
2.0
吉利
1.7
吉利
1.9
哈飞
1.9

  2007年,汽车行业产销不仅双双突破880万辆,而且行业利润也上升到一个新高点。预计2007年全年重点企业集团实际利润超过600亿元,而汽车行业利润总额更是有望达到1000亿元,与2006年汽车行业利润700亿元的总额相比,整整多出300亿元。

  另外,2007年资本市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七大汽车集团整体上市了,各大央企整体上市的动向已经掀起了A股市场一阵阵的炒作题材。在汽车股中已经实现整体上市的公司主要包括潍柴动力(000338 )、上海汽车(600104)和中国重汽(000951)。三者在2007年均有不俗表现,其中潍柴动力为汽车类个股中的第一绩优和高价股;上海汽车的主营业务则由原来的零部件转变为整车业务,成为乘用车板块无可争议的龙头;而于07年11月香港H股市场实现整体上市的中国重汽(000951)则是目前A股市场中第一高价整车股。

  在2008年底前有可能实现A股市场整体上市的公司包括一汽集团、北汽集团、东风集团、华晨汽车集团、南方汽车集团、广汽集团以及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万向钱潮,这给几大汽车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增添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如果这些资产实现真正的整体上市之后,那么汽车行业的资产基本都可以在上市公司中找到。

4、汽车价格趋势

  据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监测,2007年12月份全国汽车市场价格降幅较前期有所加深,国产汽车价格比上月下降0.89%,降幅比上月加深0.59个百分点,比2007年初价格下降4.73%,其中乘用车与商用车价格较前期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乘用车价格以降为主

  乘用车价格持续走低,并呈现加速下降走势。2007年12月,乘用车价格环比降幅由上月的0.36%加大到0.90%。其中,基本型、微型客车价格分别比上月下降1.06%和3.46%,比2007年年初价格分别下降4.68%和3.26%。SUV价格经过连续两个月快速下降,环比略升0.19%,仍比2007年年初价格下降6.99%。

  ·商用车价格整体下降

  2007年12月,商用车价格比上月下降0.80%,降幅加深近0.6个百分点,比年初价格下降3.14%。其中,客车价格下降0.82%,比2007年年初价格下降5.17%。其中轻型、大型客车价格环比降幅分别为0.64%和0.85%。载货汽车受中型载货汽车价格大幅下降带动,环比下降0.78%,但总体比2007年年初略涨0.50%。其中,中型载货汽车价格比上月下降4.52%,轻型、重型载货汽车价格环比涨幅分别为4.63%和0.18%。

  ·进口汽车价格重回升势

  2007年12月,进口汽车价格由降转升,月环比由上月下降0.34%转为上涨0.78%,比2007年年初价格上升0.59%。其中,进口轿车价格连续4个月小幅走高,环比略升0.07%,比2007年年初价格上涨2.43%;进口越野车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环比由上月下降0.92%转为上涨1.76%,比2007年年初价格下降1.83%。

5、2008年影响车市的相关政策法规

  ·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

  由海关总署、商务部、财政部和发改委2005年4月1日联合发布,原定于2006年7月1日全面实施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将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全面实施。 

  《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进口汽车零部件构成整车特征,将按照整车标准课以更高税率:(一)进口全散件或半散件组装汽车的;(二)进口车身(含驾驶室)、发动机两大总成装车的,或进口车身和发动机两大总成之一及其他3个总成以上装车的,进口除车身和发动机两大总成以外其他5个总成以上装车的;(三)进口零部件的价格总和达到该车型整车总价格的60%及以上的。其中前两项标准已于2005年实施,原定于2006年7月1日生效的第三项标准将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实施后,对大于等于整车价值60%的零部件视同整车,将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

  ·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由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于2008年2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实施后将使得我国汽车节能标准法规体系日趋完善。《标准》规定,2008年2月1日起,新认证基本型车及其变型车应符合第二阶段限值要求;2009年1月1日起,在2008年2月1日前认证车型的在生产车及其变型车应符合第一阶段限值要求;2011年1月1日起,适用于本标准的所有车辆应符合第二阶段限值要求。第二阶段目标实现后,我国轻型商用车的平均燃料消耗量可望减少10%~15%。

  ·自主品牌汽车纳入政府采购

  2007年底,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节能减排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带头使用国产自主品牌、小排量、经济环保、手挡变速的汽车,除特殊需要外,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未经批准不得自行购买和配备公务用车,严禁公车私用。通知还要求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开展节油技能培训和节油竞赛活动,规范驾驶操作,提高节油水平,力争在2008年将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油耗降低20%。

  ·节能环保型汽车认证制度

  2008年,汽车行业将全面建立节能环保型汽车认证制度,由此按照统一实施、统一认证规则、技术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对进口车、国产车统一认证标志。认证标志式样采用统一的国家自愿性认证标志,同时在标志旁附加面对用户的明示信息,消费者可通过认证标志查阅到认证机构名称、汽车噪声、排放量等关键信息。

  ·北京实施国燃油标准

  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拉开大幕,1月1日起,北京市实施相当于欧Ⅳ标准的国Ⅳ燃油标准,这也意味着无法达到国Ⅳ排放标准的汽车产品届时将不能在北京市场上出售。相比国Ⅲ环保标准,国Ⅳ标准要求在前者基准上将排放限值降低约50%,为此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需要重新匹配,并对催化器配方重新标定,加入贵金属元素,从而使电控燃油喷射的控制精度更高。

  ·上海“黑烟车”不能再上路

  上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的决定,该决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实行。届时,在上海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如散发黑烟,将被扣行驶证。据称,无论是外地车辆还是本地车辆,只要在上海道路行驶,该《办法》都适用。有关部门在检查中发现,许多外地大客车的车后部都被尾气熏黑,但一直以来缺乏处罚依据,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冒黑烟,2008年1月1日起,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即可依据修改后的《办法》对此现象进行相应处罚。